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最近,中國人壽的防癌險,在部分所謂的“癌症高發地區”引發了爭議。但是,是不是因為癌症高發地區就禁售“防癌險”,中國人壽方面並沒有證實。
  我國有所謂的“癌症地圖”,由專門的研究機構“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做出調研,每年會發佈《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統計數字的趨勢上看,癌症高發在中國是不爭的事實。
  陳萬青:我們估計每年新發病例309萬,200多萬死亡。通過這幾年數據來看,致癌物的暴露到發病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現在腫瘤高發的事態是十幾、二十年前積累所導致的,比如空氣污染、水污染、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從現在趨勢來看,如果沒有有效措施,癌症發病還會繼續呈上升趨勢。如果從現在開始重視加強那些危險物的控制,在短期內還在上升,但或許在10年20年之後會慢慢下降。
  陳萬青也說到,和癌症的高發趨勢顯得不那麼相稱的是診療資源的並不平衡。
  陳萬青:現在城鄉差距很大,農村的醫療資源很缺乏,這是要國家政策引導的。
  儘管醫學已經飛速發展,但是“癌症”這二個字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恐怕還是難以微笑面對的字眼。
  幾個月前,吉林省通化市民王勇帶妻子到省會長春檢查身體,原本以為妻子胸部的腫塊只是增生結節,沒想到病理結果顯示為乳腺癌中晚期,王勇當即決定讓妻子留在長春的三甲醫院進行治療。
  王勇:為啥沒在通化做,通化的醫療條件,設備挺好,但是治療的水平不太放心,好多這種情況在那做的手術都不徹底,老百姓普遍都不相信。
  在完全陌生的環境里,看著手術後虛弱的妻子,倉促遭遇人生中第一次異地求醫的王勇手足無措。
  王勇:原來家裡也沒經歷過這個事兒,這次到外地就醫,吃住都很難。我們在這是租的床,沒地方放,走廊都擁擠,通廊裡頭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全都是住滿了人,晚上住,到白天收起來。這個大醫院看病難,住宿難,陪護難,確實讓人挺上火。
  手術很成功,但緊隨其後長達六個療程的化療,還是讓王勇有些不堪重負,常常是上一次治療費用報銷後,才能湊齊下次的開支,而異地報銷想要做到及時,談何容易。
  王勇:做完手術,存在一個報銷的問題,因為異地報銷50%都達不到,達不到也不要緊,關鍵是異地報銷特別難,這是我在那邊辦完之後,還得轉診的手續還得來回跑,跑還不能及時,有時候回不去,就得跑客運站往回捎,或者發高價快件往回送。
  化療期間,夫妻二人在相隔數百公里的長春通化兩地來回奔波,異常辛苦。
  王勇:按照化療的計劃,一次化療五天,中間隔半個月,要求是提前三天申請床位,結果我們三天去申請床位,到哪兒去根本住不上院,就得在外頭等,排床位,每天都得上醫院往返來回跑。我們在外頭吃住費用不說,關鍵是等幾天都很難說,後來患者的擁擠,排不上床位之後給我們整了一個小倉庫,只有凳子沒有床位,並且還得收床位的錢,化療的患體質不行,化療打針一天得十二個小時,坐十二個小時患者能受得了嗎?好多患者接受不了跟大夫爭論,最後醫院答覆我們就這個條件,沒有辦法。
  進入放療階段,不少病友都選擇回老家繼續治療,但王勇和妻子再三思量,決定繼續留在長春醫治。
  王勇:當時我為了方便想回通化,但是通化放療水平不行,還得在長春放。放療科很擁擠,我們掛的是住院床位,但是沒有床,我們就得聽醫生電話,有的時候去了就做了,有的時候就得等,一等就一個多小時。
  在漫長的治療周期里,妻子忍受著病痛折磨,王勇則身心俱疲,回想這段時間的求醫經歷,他感慨萬千。
  王勇:這次妻子有病以後讓我很有感觸,我覺得真是有病不是能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現在異地看病確實太難了。我們是基層的,有病之後都想找到大醫院,我們到省城醫院去,是兩眼一抹黑,沒有關係。我們為了看病什麼委屈的事情,都得扛著,真的無言可對。花這錢遭著罪,不但患者受著病痛折磨,把我這陪護的都給拖垮了,最後我都受不了了。希望把這個醫療條件,在這個小的城市,不要都擁擠到大醫院,而到基層去,讓基層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大醫院的治療水平。
  有患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候說,醫院是那麼多人並不喜歡去的地方,但是對他們來說,能掛上一個號,在裡面有一個床位,都覺得那麼珍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的數據顯示,醫院一共有420張定編床位,44張日間床位,57張綜合病房床位。每天都有超過400個腫瘤患者等著入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薑愚:有些病人從外地趕到成都來等床位,住不進來又需要在外面租房子住,這樣確實給病人帶來很大麻煩。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的,只能說儘量加快周轉,把平均住院天數縮短,這樣我們能夠更多的收新的病人。
  為瞭解決床位緊張,有的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出治療方案,檢查在門診做,化療在住院部做,早上來,當天就可以走。也被他們稱為“一日游”。目前,在腫瘤中心,乳腺癌平均住院日最低,僅為3.84天。
  路費、房費,是很多接受採訪的癌症患者家庭經常提到的壓力。身邊的親人辭去工作,背井離鄉,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開始漫長的異地就醫路,而由此帶來的各種壓力、負擔,並非每一個家庭都能坦然面對。這裡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樣的局面有沒有可能改變?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一般這種情況都會發生在大城市的大醫院周邊,至少是省會城市,這說明現在中國醫療資源總體相對比較緊缺,大城市大醫院集中好醫生,這樣就會有很多人都會到這些地方來,就形成了“癌症一條街”。從醫方的角度來看,現在分級診療制度沒有健全或許說實施得不嚴格,比如鄉鎮衛生院,縣醫院,市級醫院到省會醫院,一級一級本來是小病在下麵,大病在上面,但是我們現在有點無序就醫,盲目就醫,也給家庭的經濟、精神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如果把分級診療推開,會不會對目前困難的改善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莊一強:肯定是效果是好的,因為從基層開始先篩查,篩查有些是有癌症的,有些是沒有癌症的,有早期晚期的。篩查完瞭如果能夠到地方解決就地方解決,縣醫院能解決就縣醫院解決,不行就到市一級醫院來,市醫院不行再到省醫院來。這樣一級一級,很多病人就分輕重緩急,由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來處理。這對有序的醫療資源的配置也是好的。本來醫療資源就緊缺了,所有的人都跑到大城市大醫院來,小病也看,大病也看,導致大城市大醫院不堪負荷。分級診療制度要求各級的醫生都有這個級別的醫院所需要的知識和專業設備,獲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第一要註重人才的培養,然後是技術診療的規範,最後是整個服務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基層醫院。  (原標題:醫療資源不平衡造就癌症一條街 分級診療需完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07asuqs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